&esp;&esp;七月回村,捡神医,再用透视能力帮李志远父子中举。
&esp;&esp;乡试后直接带着神医和李家一窝进京。
&esp;&esp;藉着神医的帮助,李娇娇声望越来越高,顾寒被举荐入朝为官,接着步步高升。
&esp;&esp;顾寒联合三大辅政大臣,一起架空“恶毒专政”的太后。
&esp;&esp;最后神医给小皇帝下毒。
&esp;&esp;太后因为担心小皇帝熬坏了身体,再也不能垂帘听政。
&esp;&esp;接着顾寒说找到救小皇帝的方法,各种以身试毒,最后救了小皇帝,成为第四位辅政大臣,而且是最年轻、话语权最大那个。
&esp;&esp;年后春闱,顾寒操控殿试,点了草包李志远为状元。
&esp;&esp;隔年又加了一场恩科,点了草包二号李子墨为状元。
&esp;&esp;李家一门双状元,李娇娇一跃为状元家的娇娇女,矜贵非常,风光无限。
&esp;&esp;最后太后薨逝,顾寒被力举为摄政王,完美落幕。
&esp;&esp;至于太后娘家沈家,只有寥寥数笔。
&esp;&esp;说,太后二弟是个粗鲁没脑子的武夫,藉着一点军功当上兵部尚书。太后三弟是个浪子,有点才华却目中无人,长年累月不着家,一天天的不知跑哪浪去了。
&esp;&esp;反正沈家人基本没剧情,好像就是为了给反派太后提供个背景而存在的一样,就如她叶采苹。
&esp;&esp;沈知晏浪子?
&esp;&esp;想着,叶采有些好笑。
&esp;&esp;确实挺浪的!都浪到她老家那个犄角旮旯当钓鱼佬去了。
&esp;&esp;此时,宫女已经端着茶点过来了。
&esp;&esp;沈太后才看着她说:“其实哀家对你不太满意。”
&esp;&esp;叶采苹端起茶盏:“臣妇知道。”
&esp;&esp;沈太后挑眉:“你不意外?”
&esp;&esp;“没什么意外的,换我,我都不满意。”
&esp;&esp;第358章 比你会教导
&esp;&esp;进京途中,沈曼曼跟她说了很多沈家和京城之事。
&esp;&esp;按沈曼曼的说法,沈知晏是家里最受宠的,不管是定国侯还是沈太后都把他捧在手心里。
&esp;&esp;再加上他的出身和长相才学,这样的人,就算是再娶,配个刚及笄的高门嫡女或郡主也来得。
&esp;&esp;就算要考虑沈曼曼的感受,找个年长些的,也可以挑一些因为某些原因而耽误到二十出头的名门闺秀。
&esp;&esp;可沈知晏偏选了她。
&esp;&esp;出身不好,还被休带两娃。
&esp;&esp;相信知道这事后,沈太后的心态一定是崩溃的。
&esp;&esp;心里定然想着,她那如世间美玉似的弟弟,竟然被乡下吃杂草的山猪给拱了!
&esp;&esp;只听沈太后继续道:“可后来,我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你。”
&esp;&esp;“你聪慧能干,富裕后却从不忘根本。扶持兄弟,帮衬邻里,拉拔附近一片村子的繁华。”
&esp;&esp;“你发现木薯,解决半个大周的饥荒动荡。修桥铺路,虽然有着找朝廷庇护的私心,却全是大义之举。”
&esp;&esp;“私心与大义并存,哀家更高看你一眼。小小村妇,有这样的胆色和胸襟实属难得。”
&esp;&esp;“哀家知道,小小一个女子想在这世道一步步往上爬有多艰难。不说你,只说哀家,纵然出身高贵,却也要步步为营。更何况是你。”
&esp;&esp;说着,沈太后看着她微微一笑:“叶采苹,哀家欣赏你。”
&esp;&esp;叶采苹看着她,心下微震。
&esp;&esp;在这个时代,能得到同为女子的理解和欣赏,叶采苹不由鼻头一酸。
&esp;&esp;“坐过来。”
&esp;&esp;叶采苹听着,便走到沈太后身边,坐到她身旁的一个绣墩上。
&esp;&esp;沈太后看着叶采苹,纤长的手指轻轻抹了抹她的眼眉,轻笑道:
&esp;&esp;“哀家虽然离得远,却是一点点地看着你如何努力的,也是一点点看着你们如何走到一起的。后来也喜欢你了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你确实美丽动人,与他志趣相投。”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