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知道吗?”
&esp;&esp;还是那句话,能站在朝堂上的没有傻子。
&esp;&esp;之前只是没有人,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。
&esp;&esp;朱元璋一提醒,他们自然能想到后果有多严重。
&esp;&esp;尤其是江淮地区出来的官吏,再也坐不住了,连忙跳出来反对此法。
&esp;&esp;并要求工部尽快拿出解决之法。
&esp;&esp;这一下工部上下彻底慌了。
&esp;&esp;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,皇帝说的是真的,但也更清楚想改变有多难。
&esp;&esp;我们也想解决,可我们没那个能力啊。
&esp;&esp;王时更是如丧考妣,本来还有些不甘心,现在也别等了,赶紧跑路吧。
&esp;&esp;朱元璋依然没有放过他们,又说道:“治黄先治沙,黄河的泥沙是哪来的?”
&esp;&esp;终于碰到能解答的问题了,连思善连忙站出来回道:
&esp;&esp;“泥沙多来自于河套、晋陕和草原……”
&esp;&esp;朱元璋说道:“既然知道了,你们可有想到如何解决?”
&esp;&esp;连思善哑口无言,只能支支吾吾的道:
&esp;&esp;“臣担任水部郎中才两个多月,还在熟悉工作,暂无办法。”
&esp;&esp;本以为会被训斥,哪知朱元璋却点点头说道:
&esp;&esp;“难为你了,刚上任就要面临如此大的难题。”
&esp;&esp;“你能知道黄河泥沙的来源,已经比某些人强了。”
&esp;&esp;连思善心中松了口气,感激的叩谢皇恩。
&esp;&esp;而一旁的王时,已经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了。
&esp;&esp;朱元璋瞥了他一眼,继续说道:“一个是泥沙问题,一个是淮水堵塞问题,尽快给咱拿出办法来。”
&esp;&esp;“还有你们,不要万事都指望工部,所有人都给咱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”
&esp;&esp;“每个人都要写一道奏疏,咱就不信了,满朝文武都想不到办法?”
&esp;&esp;群臣都麻了,这是治黄啊?我们哪有什么办法?
&esp;&esp;可皇帝已经开口,他们也不敢反对,只能在心里咒骂工部无能,害人不浅。
&esp;&esp;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,大家议论纷纷。
&esp;&esp;没想到治黄竟然这么麻烦。
&esp;&esp;很快受害者们就开始现身说法。
&esp;&esp;之前朝廷治黄的时候,已经使用过,用淮水支脉分流的做法。
&esp;&esp;导致许多河道堵塞。
&esp;&esp;当地人可没少痛骂此事,只是当时没人理会他们罢了。
&esp;&esp;现在皇帝终于重视这个问题了,他们纷纷站出来陈述自己家是多惨。
&esp;&esp;“河道被黄河泥沙淤积堵塞,旱的时候外面的水进不来。”
&esp;&esp;“下雨的时候多余的水排不出去,小雨涝,大雨淹。”
&esp;&esp;“以前俺们那都是良田,产出的粮食多的吃不完。”
&esp;&esp;“现在要靠救济才能活命,惨呐……”
&esp;&esp;“都是那群治水的狗官害的,幸好皇上圣明,发现了这个问题,否则不知道还要有多少人受害。”
&esp;&esp;有了真实的案例,大家的感触更深了。
&esp;&esp;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,有人却从这番诉苦的话里,看出了别的东西。
&esp;&esp;“哎,你们江淮的救济粮,都是从我们南方人的碗里取走的啊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受灾,我们南方人也跟着受罪。”
&esp;&esp;本来嘛,受罪的又不是我。
&esp;&esp;南方人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,来看待此事的。
&esp;&esp;乍听此言,心里一阵痛楚。
&esp;&esp;那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,自己都舍不得吃,被拉走救济北方人。
&esp;&esp;不行,必须要请命。
&esp;&esp;让朝廷将淮水治理好,这样我们南方就能少出一点粮。
&esp;&esp;然后,压力就来到了朝廷这里,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
&esp;&esp;百官都倍感压力巨大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