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反倒先发出警告。
&esp;&esp;马穆鲁克钦犯了奥斯曼的利益,奥斯曼攻打它合情合理,秦国不得插手。
&esp;&esp;否则将视为对奥斯曼的挑衅。
&esp;&esp;秦使也是个硬茬,留下一句‘那就战场上见’,转身离去。
&esp;&esp;巴耶塞特脸色难看,却没有敢拿他怎么样。
&esp;&esp;随后,他抽调了七万大军防守东方边界,而他自己则率领五万大军前往马穆鲁克。
&esp;&esp;欧罗巴列国联军听说秦国出兵的消息,既担心又兴奋。
&esp;&esp;毕竟人的名树的影,大明太强了他们不可能不担心意外。
&esp;&esp;兴奋则是双方实力对比悬殊,打赢这一仗能获得的东西可就太多了。
&esp;&esp;至少能打断大明西侵的步伐,如果能将秦国撵走就更好了。
&esp;&esp;再说马穆鲁克那边。
&esp;&esp;现任国王叫法拉吉,此人到不能说昏聩,对于国内情况是非常了解的也想改变,只是能力平庸有心无力。
&esp;&esp;秦国要出兵打他们,他自然知道,也一直在做准备。
&esp;&esp;甚至还在鱿人幕僚的劝说下,放下宗教仇恨,去欧罗巴求援。
&esp;&esp;本来他是不抱希望的。
&esp;&esp;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鱿人幕僚竟然真的成功说服基教诸国,组成联军来助阵。
&esp;&esp;这让他对鱿人幕僚更加信任。
&esp;&esp;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联军还没到,奥斯曼要入侵的情报先一步传来。
&esp;&esp;这一下他彻底慌了神,连忙抽调全国青壮组成军队。
&esp;&esp;别管战斗力如何,至少先把人数弄起来。
&esp;&esp;只是前面几十年的动荡,尤其是修建运河死亡十几万,几乎全是青壮。
&esp;&esp;后续靠着运河富起来的权贵们,开始大兴土木,又导致不少人死亡。
&esp;&esp;这种情况下,他所能集结的兵力非常有限。
&esp;&esp;最后满打满算,也就凑出了十一万人,只是这支军队大部分都是新兵,老兵只有四万多人。
&esp;&esp;这种军队的战斗力,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。
&esp;&esp;法拉吉自然很清楚这一点,虽然他能力平庸,却也不是真的一点脑子都没有。
&esp;&esp;这支军队守城还行,野战就是送人头。
&esp;&esp;于是他下令放弃达比克草原领土(叙利亚北部),兵力收缩至耶路撒冷,准备据城而守。
&esp;&esp;放在以前,这么重要的战役,他这个国君肯定要亲征的。
&esp;&esp;但大明的海上威胁同样致命,他只能派遣大将去镇守耶路撒冷,自己留下防守国内。
&esp;&esp;在他想来,马穆鲁克有五万水师,日本移民能战者亦有万余人,再加上欧罗巴列国六万联军。
&esp;&esp;足足有十二万水师,大小战舰五千余艘。
&esp;&esp;而秦国只有两万水师,大小战舰百余艘。
&esp;&esp;虽然秦国有二十五艘炮舰,可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,完全不惧好吧。
&esp;&esp;正所谓蚁多咬死象。
&esp;&esp;当初日本人可是亲自表演过,如何利用数量和速度,来与秦国舰队作战的。
&esp;&esp;所以,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担心过水师会战败,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耶路撒冷。
&esp;&esp;只是还没开战,谣言就先传来了。
&esp;&esp;奥斯曼和欧罗巴结盟,准备一起吞并马穆鲁克。
&esp;&esp;法拉吉本来是不信的,但一想到自己都能和欧罗巴结盟,奥斯曼也不是不可能啊。
&esp;&esp;出于谨慎还是派人去打探了情况。
&esp;&esp;只是以古代信息传递速度,想查这个太难了,关键是他没那么多时间。
&esp;&esp;就在他考虑,要不要防范欧罗巴联军的时候,他最信任的鱿人幕僚出现了。
&esp;&esp;当场断言,这是秦人的阴谋,为了离间他们和欧罗巴诸国。
&esp;&esp;他给出的理由非常具有说服力。
&esp;&esp;马穆鲁克和欧罗巴只是单纯的信仰不同,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冲突。
&esp;&esp;相反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