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日放晴,他大清早就出门,往富庆县去了,天擦黑,又一个人回来了。
&esp;&esp;巧善正要张罗饭菜,他急道:“事情有变,我送你去赵西辞那,你跟着她,悄悄地往康平去。在那藏一藏,等着我来找。”
&esp;&esp;“什么!”
&esp;&esp;他这神色,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唬人。她没有缠着他啰嗦问始末,当即吩咐青桃去告诉那两位嫂子,匆匆收拾要紧的东西。
&esp;&esp;阿代去了那边报信,赵家禾留在家搜罗一阵,把找出来的东西全塞在一个黑木匣子,交给她,简单明了地说了自己的怀疑:富庆肃静得过分,巡兵来来回回。他避着人找到小四,叫他们先不要动,又立刻赶去津润和临蔚县查看,那两地也不寻常。
&esp;&esp;三县将玉溆包成了布口袋,只剩西北的裕德县来不及赶过去。
&esp;&esp;他要是皇帝,会留下这个小口子:先叫人悄悄地弹劾,留中不发,做出敬重怜惜贤才、全力保褚的好天子架势。这头悄悄埋伏,武力威胁褚家,褚家一慌,举家带兵往裕德县逃,那就能坐实谋反的罪名。皇帝一片真心被辜负,再派大军镇压,就师出有名了。
&esp;&esp;他没把这些说出来,只说看着不好,为防万一,先避一避。
&esp;&esp;马车出了城,她才发现他没有要跟着走的意思,急道:“你去哪?”
&esp;&esp;他跳下马,背对着她说:“我留下看看,有什么事,好传信给你们。”
&esp;&esp;她懂了,立马跳下来,说:“我陪你。你放心,我不跟着去添乱,我在纸扎铺子里等你。”
&esp;&esp;青桃和小五跟着说:“我也是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……”
&esp;&esp;巧善踮脚,覆在他耳边说:“西辞要去找那位,好提醒他,我跟那位大人不熟,就不去了。那家人口少,能拿来要挟大人的,有一个老太太,一个小少爷,还有个走路都摇摆的太太,你一个人照应不来。”
&esp;&esp;“你知道我要做什么?”
&esp;&esp;巧善点头,坚定地说:“我们一块来做!”
&esp;&esp;上阵杀敌,只能一步一个脚印,慢慢往上升,一辈子煎熬混到头,别人横插一脚就能踩下去,既不容易,也不牢靠。但要是救母之恩,褚大人这辈子都不会忘。
&esp;&esp;这是别人瞧不起的捷径,可是对他们这些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来说,从来没有一条公正的上进之路,那歪门邪道也是道,只要做的不是坏事,它就是合情合理的!
&esp;&esp;第124章 忠字难解
&esp;&esp;他想的是一路有人接应,连藏带杀闯出去,轰轰烈烈,经了风险,才好叫人家长久记住。但她说得对:一老一小一残,三个都是拖累,那样做有风险,万一路上折腾死了,恩人变仇人,彻底坏了事。
&esp;&esp;别人的部署早就开始了,她们得抓紧应对,先找破板车,再置办旧衣裳。
&esp;&esp;巧善进过褚家内宅两次,记得褚太太的身量,没见过老人和孩子,便估摸着预备。长了短了不要紧,穷人很少有穿得合身的,正好。
&esp;&esp;这些大件有了,接着是逃命要吃喝,她拿出纸笔,想起哪样,便赶紧写下来,不时找他商量。
&esp;&esp;赵家禾见她干劲十足,不得不提早告诉她:“都是推测,兴许他早有防备,我们没机会出手。年前年后,赵七都回来送过信。”
&esp;&esp;她神色不变,平静地答:“那也好,他更有胜算,好人管事,是百姓的福气。我们再等下一次机会就好了,你才二十一,还剩八十余年……”
&esp;&esp;他笑着搂住她,在她头顶落下一吻,畅快道:“有了你,别的都不要紧了。”
&esp;&esp;隔壁还有青桃和小五呢,她推着人进屋,将大包袱放桌上,把最旧的衣衫挑拣出来,裁了其中两件,剪成碎布,缝到别的衣衫上。
&esp;&esp;胳膊肘,袖口,腋下,肩……
&esp;&esp;都是穷人干活的印记,她还记在心里。
&esp;&esp;穿针引线,穿梭如风,眼睛要盯着衣衫,没空理他。
&esp;&esp;“我叫她们来做。”
&esp;&esp;“不用,叫她们好生歇一歇。”
&esp;&esp;“巧善,我想让你过舒舒服服的日子,不愿意看到你操劳。”
&esp;&esp;她放下活计,拉他过来,仰头看着他,诚心实意说: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不能什么都累你一个。彼此扶持、关心,才是长久之道。你不要对小五凶,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