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8章(1 / 2)

&esp;&esp;两相对比,那幅还算看得过去的仿曹仲则的字就相形见绌了。

&esp;&esp;只是这话,若说是王焘的自我评价,未免显得自负。可要说是对李明夷的期望,又实在太过突然,他自问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望。

&esp;&esp;“……先生的意思是?”

&esp;&esp;王焘重新落座,拿起一块印着徽字的烟松墨锭,在砚台上慢慢磨着。磨好了墨,他将墨锭轻轻放在一旁,看向李明夷,唇角微微勾起:“裴之远说,你问过他一个问题。”

&esp;&esp;这话提得有些突然,李明夷却自问没什么可掩饰的:“是,我曾问过博士,行医之道,以何为根基。”

&esp;&esp;裴之远给出的答案是五行,而他回答裴之远的则是解剖。

&esp;&esp;就是这个问题的分歧,让他拒绝了官医署抛来的橄榄枝,选择了另一条孤独的道路。

&esp;&esp;“这是我的回答。”

&esp;&esp;李明夷一怔:“什么?”

&esp;&esp;王焘看着眼前的青年,微笑的脸上多了一分庄重。

&esp;&esp;“祖父王珪曾官拜宰相,为万民敬仰。我虽不曾为相,但也历任徐州司马、邺郡太守,而今从医近半百年矣。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,这便是我的道。”

&esp;&esp;不等李明夷琢磨透这句话的意思,王焘取下一支笔,重新开始写字。

&esp;&esp;这回递给李明夷的却是一封简短的小信,被折了两折,握在手中很轻。然而李明夷知道,张敛的清白,就寄托在这张菲薄的纸笺上了。

&esp;&esp;“你拿这信去找婴城,他会帮你。”

&esp;&esp;第18章 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开颅工具

&esp;&esp;“让你找兄长?”

&esp;&esp;一瞬的讶异后,谢照慢慢以手托腮,似乎领悟到了什么。

&esp;&esp;“谢公力求速断此案,避免造成舆论沸扬。若是动到博士、助教等人,未免太瞩目了些。兄长如今无官在身,却是官医署中最可信赖的人,难怪王公要让你找他了。”

&esp;&esp;王焘的举动,看似有些突兀,但仔细揣摩,用意却很周全。

&esp;&esp;指派谢望,同时也带一层监督的意味。

&esp;&esp;毕竟,一个来路不明的游医,哪怕之前赢过谢望一次,也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。

&esp;&esp;谢照的话,其实在辞别王焘的时候,李明夷就已经想到了。在他脑海中盘踞不去的,却是这位医学大家送他的那卷字。

&esp;&esp;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。

&esp;&esp;为什么王焘要单独见他?

&esp;&esp;他又何必把亲笔题字送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?

&esp;&esp;“走。”谢照行动力强悍,马上将刀一拍,大阔步朝着一个方向迈去。

&esp;&esp;李明夷收起思索,立刻跟了上去。

&esp;&esp;毕竟,眼下张敛还在大狱中,查案是第一要务,其余的只能容后再议。

&esp;&esp;两人一路穿过官医署,来到生徒读书的明学堂。朗朗诵读清晰入耳,谢照的脚步却不由停滞了一瞬,目光向后瞥去。

&esp;&esp;王公这个折中的办法倒是两全,只是这两人合作……真的可行吗?

&esp;&esp;他老人家千算万算,漏了一条——

&esp;&esp;这位游医,还有他的兄长,那可都是相当记仇的人。

&esp;&esp;“脉有三部,阴阳相乘。荣卫血气,在人体躬……”1

&esp;&esp;此刻的明学堂中,传来清朗的教诵声。

&esp;&esp;谢望穿一身与他人相仿的素色生徒服,周身打理得一丝不苟,手中拿一本古旧而平整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从容不迫地念着。

&esp;&esp;他的目光,也专注而平静地落在手中的书页上,没有分出分毫给门外的不速之客。

&esp;&esp;因之前的赌约,他如今已经卸了助教一职,服制和寻常生徒没有两样。然而即便站在一堂挺拔的年轻人面前,一身清正自持的气度仍显得不群。

&esp;&esp;“兄长!”

&esp;&esp;为了避免激化矛盾,谢照很适时地按住了李明夷准备上前的步伐。

&esp;&esp;他自阶下一个身位跨上去,直接替李明夷把那份小信递了出去:“王公托我等转交给你。事情有急,你先看看吧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