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话说:求评论,求营养液!
满堂文武为何一言不发
两日后,文武百官如常进入前殿参与朝会。
从帝王宣告出征具体时间后,每次朝会上议论商谈的事宜大多都有关于战役。
议政进行到最后,有事奏禀的官员已经上奏完毕,大殿内一时没人说话。刘彻坐于高处环顾下方,适时开口:“朕有一件事,要告知诸位大臣。”
文武百官垂眸立着耳朵听着,立在前头的沈乐妮饶是做了许久准备,也忍不住紧张地咽了咽口水。
“朕要说的事,与国师身份有关。”刘彻慢悠悠开口,满意地瞧见了许多大臣略微讶异的表情。他继续道:“国师沈乐妮,于三年前骤得仙缘,被仙神授命扶助大汉剿灭匈奴,又得仙神赐下仙能,可凭空将仙物攫取入凡世。因而国师来到长安,相助大汉。”
这一番话犹如惊雷炸响,将整个朝堂都炸得震了一震。
大殿内,除了刘彻、沈乐妮,以及卫青和霍去病以外,其他人都震惊地瞪大了眼睛,一时忘了君臣之礼,齐刷刷抬头看向高台御座之上。
“国师的真实身份乃是仙使,身怀仙神使命。望诸卿谨记,不得对仙使有丝毫冒犯。”
这个事情真是太令人震撼了,就连那些于官场沉浮几十载的老臣也是第一次如此失态,半晌没有反应。
高阔的大殿内站满了人,却头一次如此死寂。
但朝臣们心里却像是万马同时脱缰狂奔一般。
仙使?!什么仙?天上的那个仙?!
陛下莫不是糊涂了?这个世上怎会有什么神啊仙啊的?!
见众臣反应就知道他们不信,于是刘彻掀唇道:“国师。”
沈乐妮适时出列:“臣在。”
“你且让大臣们,看看你的仙能。”
“是。”沈乐妮应下,转过身正对着两侧的大臣们,然后缓缓抬起了右手。
殿内所有人的视线登时又齐齐聚在了那只摊在虚空的手掌上,死死地盯着,恨不得盯出个什么来。
沈乐妮意念一动,然后便见她的右手掌心里,凭空出现了一把唐刀。
她握着刀柄,就那样将刀横在身前,横在众人眼前。
!!!
文武百官瞳孔地震。
位置靠后的官员们,似是没看清一样,纷纷抬手搓了搓眼睛,瞪着眼盯着沈乐妮手里凭空多出来的刀,又搓了搓,又继续瞪着。
有的胆大的,甚至把头悄咪咪探出来半个,或者把脖子伸得老长,为的就是想看得清楚些。
刘彻将众臣‘没见过世面’的反应尽收入眼里,颇有些与有荣焉的自豪感。他又道:“将那弩器拿一把出来,也让诸卿瞧瞧何谓仙物。”
沈乐妮有些无奈地应了下来。
陛下啊,您这是在……炫耀?
听到刘彻的话,众臣不由得把眼睛睁得老大,一眨不眨地盯着沈乐妮的左手手心。
只见沈乐妮抬起另一只手,意念一动,一把通体漆黑的手持弩又瞬间凭空而现。
吸气声接连响起一片,文武百官总算是有了些反应。
一旦出了声音,静默许久的大殿像是一潭死水被砸入了一块大石,瞬间沸腾起来。
众人一边不顾仪态地相互激烈议论,眼睛一边在沈乐妮的两只手上来回扫动着。
而丞相等重臣,则相对于冷静,只用一道幽深难辨的眼神觑着沈乐妮的手。
只是再盯得紧,远远看着大臣们怕是也看不出沈乐妮手上的东西究竟有何不同之处,于是刘彻便又开口:“大将军,丞相。”
被提名的两人依次出列:“臣在。”
“你二人上前取过国师手中仙物,传于后面的诸卿一同瞧一瞧。”
两人应下,分别取下了沈乐妮左右手的东西,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,与周边人一同仔细钻研起来。
文官那边拿的是唐刀。
只见那一把刀,刀身笔直瘦长,翻动间银光凛冽,刀面光滑无一丝杂质,触摸其上冷凉如玄冰,一看便是锻造此刀的铁不是精铁便是其它非凡之物。
而另一样弩器,入手颇有分量,整体精巧绝伦,每一处都有其用处。通体漆黑似墨,低调却暗含肃杀之气。
是一把可用于战场的好兵器。
许多武将看了,呼吸都不由急促起来,激动的面色涨红,纷纷舍不得脱手。有些人甚至忘了身在何处,不顾身份礼教与别人争抢起来。
大殿之内,一时喧闹如街市,但刘彻看了不仅没有不悦,反而愉悦地扬了扬眉。
等两样东西传到最后,刘
彻命人去取了回来。
大臣们目光随着宫人而动,武将行列更是眼巴巴瞧着,一副望眼欲穿之样。
宫人取回两样东西后,遵照刘彻的意思交还给了沈乐妮,沈乐妮接过唐刀与手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