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吉拉轻声说:
“我不是为了钱,也不是为了出名,我是真心想帮你。”
琳达也在一旁补充:
“她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,跟你一样,也是摩西哥裔,她能真正理解你的处境。”
玛格丽犹豫了一下,还是请她们进了屋。
短短1个小时,安吉拉就赢得了她的信任,双方签下了代理协议。
签完合同后,安吉拉和琳达起身告辞,准备前往下一个受害者家里。
走在街上,琳达一边走一边说:
“这场官司一定会引爆北美舆论。”
安吉拉点点头,语气自信:
“我知道kabc娱乐想要什么,你们要的是热度,不是和稀泥。
我打算让每个受害者都提出几百万美元的赔偿要求,甚至更高!”
“光是这个数字,就够媒体炒上一阵子。”
琳达点头附和:
“你说得对。
而且kabc这边已经决定,只要事情还没结束,我们就一直跟进。
皮特现在可是风口浪尖上的‘靶心’,我们不会让他有喘气的机会。”
安吉拉嘴角一扬,语气里带着点调侃:
“你们这是打算让他挂在舆论的耻辱柱上,挂得牢牢的。”
琳达无所谓地耸耸肩:
“从kabc放出那条新闻开始,我们就已经跟皮特撕破脸。
既然已经没得回头,那就只能往前冲。”
她顿了顿,语气一沉:
“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让他赔几个钱,而是让他变成公众眼里的‘诱暴徒’,哪怕只是标签,也要贴死他。”
安吉拉看着她,眼神里多了几分佩服:
“你们kabc,还真不是吃素的媒体。”
琳达笑了笑,语气平静却坚定:
“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”
舆论这玩意儿,从来都不是闹着玩的。
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国家,一个人可以一夜爆红,也可以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进泥潭。
娱乐圈里,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,
皮特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至于真相?
谁在乎啊?
吃瓜群众要的是情绪、是站队、是故事。
安吉拉一边翻着手里的材料,一边说道:
“皮特成为国际巨星十多年,我不信被糟蹋的就这几个。
肯定还有人没敢出头,还在观望。”
琳达点头:
“肯定有。
等看到有人拿到了赔偿,尝到了甜头,她们自然会冒出来。”
就在皮特团队忙着灭火的时候,洛杉矶最大的女性权益组织“女权公益会”也出手了。
她们直接找到了媒体,公开表态对“育儿诱逼事件”表示高度关注,
并对受害女性表达了支持,还承诺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。
紧接着,几个已经站出来的受害者也纷纷发声,鼓励更多人加入她们。
在加州这种左派大本营,女权公益会这种有背景、有资源、有能量的组织,影响力可不是盖的。
她们一句话,顶得上普通人说一百句!
………
再爆猛料
没多久,经典场景出现了。
一位曾经在育儿公司做公关的中年妇女跳了出来,公开爆料:
“我经常接到皮特的投诉电话,他要求我们派过去的育儿师必须穿制服,年龄不能超过三十岁。
我跟这些育儿师聊过,其中不少都遭到布拉德·皮特的诱逼行为。”
这条爆料一放出来,立刻引爆社交平台。
与此同时,玛格丽和律师安吉拉签约的消息也传开了,
她们提出的赔偿金额也被暴光,起步就是几百万美元。
钱,永远是最刺激的东西!
短短一天之内,又有两个受害者跳出来,公开控诉皮特的“恶行”。
至于她们是不是真的被欺负过,连皮特自己都记不清了。
但在这个节骨眼上,真相已经不重要。
整个舆论风向已经偏向一边,皮特已经站在悬崖边上。
而风暴的中心,杜笙却显得格外淡定。
他正忙着跑《飓风营救》的宣传,以及捣鼓《驯龙高手》的配音与预告,忙得脚不沾地。
“笙哥,要不要继续添把火?”
嫌吃瓜不过瘾的张浩龙,忍不住提议道。
“让蛇夫联系kabc那边的人,去找艾莎·阿基多做个采访。”
杜笙想了想,道:
“看看能不能把哈维·韦恩斯坦也牵进来。”
马姚伟一听就明白了:
“你是想借皮特的事,把哈维也拖下水?”
杜笙点头:
耽美小说